机动车驾驶教练员职业,相对于一般职业学校教师,不论是教学对象、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组织、教学环境都是不同的,有着专业性、多样性、同一性、差异性、层次性、基础性、广泛性、时代性的行业特点。整个教学过程不仅限于课堂,多数时间要在有一定危险的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教学,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教练员的工作具有教学对象层次多样化、教学内容专业性强、教要求严格、教学组织具有特殊性、教学过程具有风险性的职业特点。
教学对象层次多样化主要表现在:学员的性别、年龄、文化、学历、职业、性格等各方面有很大差异。每个学员的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驾驶操作动作的能力不同,驾驶技能形成规律各不一样、参差不齐,教学工作复杂、难度大,因此教学任务呈现层次多样化。
教学内容专业性强主要表现在:驾驶教学的内容是依据《大纲》和规范教材,向教学对象传授驾驶理论知识、安全文明行车常识、安全驾驶方法,培养学员安全文明意识,让学员养成安全文明驾驶习惯,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学内容需要靠实物和模型教具、模拟设备和多媒体来完成,每一项教学内容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教学要求严格主要表现在:教练员在教学中要严格遵守《大纲》规定的学时和内容,按照不同车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进行理论课教学和实际操作训练。教学过程中对学员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严格标准,确保教学时间、内容和效果的落实,直到学员完成全部规定学习内容,达到合格标准。每次完成教学任务后,按规定填写教学日志,对学员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让学员签字确认,严格执行教学要求。
教学组织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实际操作教学主要在场地和道路上进行,教学环境与课堂教学有很大差异,教学工作场所流动性大,多数时间是在运动中进行教学,有时还要面对复杂的道路情况。驾驶动作需要教练员手把手逐个动作给学员讲解、示范、指导、讲评,多数驾驶动作需要教练员通过反复讲解、反复示范、反复指导来增强记忆,逐步提高学员操作动作的熟练程度。在交通情况相对复杂的道路上训练时,学员高度处于紧张状态,教练员只能靠手势和简单的提示进行教学,没有时间讲解为什么,只有在训练结束后逐一讲评,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教练员和学员动作重复性大,学员出错率高,需反复纠正,教学组织相对比较特殊,教学难度大。
教学过程风险性主要表现在:驾驶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互动过程,教练车、教练场地、训练道路都存在很多影响教学安全的因素,教学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教学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疏忽都有发生事故的危险。学员从刚接触车辆到掌握驾驶技能,需要经过了解、掌握、熟练等几个阶段。在训练初期,学员技能处在形成阶段,很难发现自身操作错误,更难察觉周边潜在的危险。在场地训练拥挤、道路情况复杂的条件下训练,危险随时可能发生,教学过程中风险性很大。教练员的责任心不强或疏忽、驾驶操作错误或失误、情况的判断错误或不准确都会加大教学的风险性,甚至导致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在道路上学习驾驶,应当按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路线、时间进行。在道路上学习机动车驾驶技能应当使用教练车,在教练员随车指导下进行,与教学无关的人员不得乘坐教练车。学员在学习驾驶中有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或者造成交通事故的,由教练员承担责任。
教练员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练员队伍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练员最重要的素质,是教练员的灵魂。教练员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学员的文明行车和安全驾驶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员的影响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益终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