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有点多,都是干货 一.很多4S点要求驾龄2年才能试驾,可以提前2年考驾照。买车之前,可以多租车(记得买不计免赔),一是练手,免得以后把自己的新车给蹭了,二来可以了解不同汽车的驾驶感受,这样会比较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子的车。尽量多尝试轿车、SUV和MPV之间的不同感受,品牌和价格也尽量差异化。 二.刚开始看的时候多看一些车展,对于不关注车的人来说,看车展是最好的方法,可以将所有不同车型的空间、内饰和人工工程都体验一遍。这样就可以缩小选车范围。 三.区网上查资料也非常的有必要。 1.车主价格 这个比网上的经销商的价格要靠谱很多。也对比一下官方售价,有的车随让定价比较高,但是优惠幅度也很大,不注意看车价的车主可能完全想不到这些车型也在自己的预算范围之类。 2.车主口碑 岁让车主不是专业的车评人,但是口碑整体上比较真是,而且反映了一些长期使用才有的体验和问题。 3.口碑中的用户平均油耗 用户提交的油耗数据远比工信部数据接近实际情况。 4.口碑中的新车每百辆故障数 这个类似于JD Power和Consumer Reports做的事,但完全公开,没有充值,而且免费。可以大体上反映一款车的可靠性。 5.车型详解里面的保养费用 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 6.多看车评 虽然新人无法分辨哪些是充值的,是瞎扯淡,但是委婉表现出来的对比测试的视频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7.配置需求 租车经验之后,比较自己有意向的几款车型要卖到差不多的配置对应型号的车主价格是多少,配置选择的合理性又怎么样。这样比根据起价来选车要科学的多。有些车型的低配虽然比较简单,但有的车型明摆着只有中高配才能买。 8.不要迷信轴距决定空间和级别的规划。 轴距对于比较不同类型的车体,比如两厢车和三厢车,轿车和SUV有意义,在座椅布局上也有意义。但是个人更注重车长,其次是车宽和车高。同样是三厢车,车内那些空间无非就是不知动力总成等机械结构,安排乘坐空间和后备箱空间这几项。 10.至于发动机、变速箱想看就看,反正看了也看不懂,用户体验好就行。 四.可以了解一下不同车型的保值率 有了保值率,可以更具你估测的每年用车里程,计算一下不同车辆的全周期持有成本,防范是用购车全款(含购置税、车船税、手续费、保险费)减去折现(可以用月白年化率最为折现率)后的二手残值,再加上每年的燃油费、保养费和车船税(都需要折现)。有的车看起来便宜,但持有成本并不低,如果手头现金紧张的话,不是好选择。 五.买车之前一定要试驾!试驾!!试驾!!!随让空间、内饰和外观都很重要,但毕竟是用来开的,只有开了才知道好不好。开的时候可以留心一下车评里提到的优缺点,如果自己能感受到,那么就确实对你来说很重要的东西,最后决策的时候可以重点考虑,感受不到就是存在对你也没有什么意义。 六.试车并不需要找奇怪的路况来感受,只需要按照平时的开法,感受加速、啥车、巡航、变线超车、过弯等日常的开法就行,毕竟平时开车都是很日常的用法,不过还需要体验一下堵车的情况下车子开的怎么样,如果试车时路况较好,也可以自己体验一下走走停停的时候测用车感受,是否会顿挫和动力反映慢等。 七.细节 方向盘上的多功能按键是否顺手,倒车视野如何、中控大屏操作是否方便、蓝牙?SUB连接手机能否正常部分音乐等,细节对于长期用车体验也是很重要的。 八.价格 试驾前先询问优惠多少,试驾之后,再问一遍销售优惠额度能有多少,一般都能更第一点,有没有强制加装东西的情况,加装的话是否原产原装,保养保修的政策是什么。对砍几种颜色的外观和内饰,有的时候你确定好颜色的,但其实其他颜色的车漆和内饰配色更好看。多看看反正又不吃亏。 九.试驾之后,如果你还有2-3款车的选择范围,那可以去租车公司,看能不能找到这几款车,去开上2天认真比较一下,感受一下,回避4儿子店那十分钟的试驾感受更摄入得多。 十.提车 提车尽量选择3月、4月、7月、8月、11月和12月初,优惠一半会大一些,一定要避开春节前买车。签合同的时候注意关于有无强制保养以及定金和订金的条例,定金如果你不买车了是不能退的,二订金是可以退的,所以一定要看清楚了。讲价的时候可以用A家的价格和B家讲,在用B家和A家讲,就是正常砍价的套路,货比三家,不是紧俏的车这个方法虽然很老套,但确实有用的。

才思敏捷的少年
0
粉丝
0
帖子
281
回复
注册:2016-05-17
来自:临沂市
哇哇哇!收了收了
长情的蜻蜓
0
粉丝
0
帖子
0
回复
注册:2016-05-17
来自:十堰市
刚好想买车来的,太及时了